諮商百科

  • facebook

【台灣當前的薪資問題:事實、原因與對策】


曹海濤
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


一、薪資停滯的事實

  實質薪資成長停滯成為台灣近年的一個重要社會經濟現象。根據媒體報導,考量物價膨脹因素後,2012年台灣工業部門員工平均實質薪資為43,400元,少於2007年的45,500元。若將工業與服務業合併,情況更糟。例如,2013年1-11月這兩個部門的受僱員工實質薪資平均為44,700元,比15年前(1998年)的44,900元還要低。
  如果說媒體的報導可能不夠嚴謹,那麼經濟學家的統計會增加些說服力。下圖呈現了過去三十年台灣各項要素所得占國內生產毛額(GDP)之比例。很明顯,大約自1993年起,受僱人員報酬占GDP之例持續下降。媒體描述的台灣實際工資停滯或下降是基本事實。 


圖表資料來源:胡春田、巫和懋、霍德明、熊秉元,經濟學:21世紀全球視野,頁370。


二、問題的原因

  一般來說,實質工資決定於勞動生產力(如勞動的邊際產量)。因此,實質薪資下降可能與勞動生產力下降有關。但是,台灣的勞動生產力「自1980年代以來始終直線攀升,近十年全體產業勞動生產力指數從2003年87.9增加至2008年的105.8,2012年則是119.27。十年間平均成長率高達3.5%」。 勞動生產力上升但薪資不升,導致企業的單位產出勞動成本逐年下降。例如,台灣工業部門的勞動成本指數從2003年的109.3減至2012年的80.7,十年間減少了二成六。 勞動成本的減少,代表企業的勞動支出負擔越來越輕,從而使其保留盈餘不斷增加。上圖的各項要素所得占國內生產毛額證實了這一點。圖中第二條虛線是企業盈餘占GDP的比例。與受僱人員報酬下降的同時(大約1993年),是企業盈餘占GDP的比例逐年增加。
  顯然,台灣的企業不是沒賺錢,只是沒有把錢分給員工。企業成長的果實,大部分被企業家享用了。
  為什麼企業家在企業持續成長的同時,沒有讓員工分享成長的利得呢?我認為有兩個重要原因。一是員工自身的問題,二是政府政策因素。首先,台灣的工會力量薄弱(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工會),無法組織員工形成強大的談判力量,因而也無法為員工自身爭取到更高的薪資條件。其次,政府政策改革可能受制於既得利益集團的阻礙,無法對資方形成強大壓力。這些政策改革包括公司法的修訂、所得稅的調整、證所稅的推行等等。想想證所稅二三十年來遲遲無法實施,就可知既得利益集團反抗之強大。

三、解決方案

(一)修改公司法
  如媒體所建言,修正公司法。明定盈餘分配給員工的最低比例。如此,只要經濟成長企業獲利,勞工即可享受成長的果實。
(二)加強工會力量
  強化工會組織。鼓勵員工以工會力量與資方進行集體協商,而政府宜切實保護工會領袖之安全。也許有人會擔心工會力量強大將增加失業率。但實際上,在工會參與率非常高的國家,如瑞典、挪威、奧地利等國(加入工會比率高達70-90%),其失業率在已開發國家中是最低的。
(三)賦稅改革
  「公義」、「合理」與「健全」是賦稅政策的三大檢驗指標。但根據中研院的最新研究,台灣稅制的三大問題是:薪資稅負過重、租稅負擔率偏低、財政赤字過高,三者皆不合乎公義、合理與健全的指標。其中,薪資稅負偏重,受薪階層負擔了國庫四成以上財政責任,而資本投資者負擔一成比重,導致受薪者遭受不公平的「重稅歧視」。 因此,改革賦稅制度也是改善薪資結構的必要舉措。

參考文獻

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,中央研究院報告,No. 12, 103年6月,
http://www.sinica.edu.tw/manage/gatenews/showsingle.php?_op=?rid:6687
中國時報社論,以提高基本工資帶動薪資成長,2014年02月24日,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40224000440-260109
工商時報社論,政府口頭鼓吹企業加薪並非善策,2014年05月16日,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40516000037-260202
胡春田、巫和懋、霍德明、熊秉元,經濟學:21世紀全球視野(台北:雙葉書廊,2012)。
Calmfors, Lara and Henrik Horn, “Classical Unemployment, Accommodation Policies and the Adjustment of Real Wages,”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, Vol. 8, No. 2 (1985), pp. 234-261.
Layard, Richard, Stephen Nickell and Richard Jackman, Unemployment: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the Labour Market (Oxford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91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