諮商百科

  • facebook

面試你必須要知道的眉眉角角


一、記住…態度要比技能更重要

應徵履歷錯字百出、求職面試時胡亂發問,不少主管抱怨職場「天兵」令人頭疼。台灣年輕人抱怨工作難找,卻常忽略自身的求職禮儀,台北醫學大學邀請中國、香港國際禮儀研究院長周思敏傳授職場禮儀須知;她接受本報專訪表示,求職「態度」比「技能」更重要,面試時最忌諱問主管:「請問你們會給我多少錢?」

周思敏下午的演講主題是「邁入國際職場大門」,吸引400多名北醫大學生報名;其他講者還有輔仁大學織品系創辦人羅麥瑞修女、北醫大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許怡欣,和北醫大進修推廣處處長教授韓柏檉。

二、最好…先知道面試主管身分

周思敏說,時下年輕人求職,常連基本的面試履歷表都不及格,人力資源總監最常看到「從國小說起的日記」;還有面試前搞不清楚公司的距離、地址,面試時到;面試時不知道主管是誰,看人只會叫先生、小姐;甚至直接「人間消失」,面試當天不見人影。
忌諱的是有年輕人一面試完就直問:「要給我多少錢的待遇?」也有跳槽求職的年輕人,直白說出自己原本的薪資,「你們肯定要幫我加薪」。周思敏說,這都是非常不禮貌的表現,若真想知道待遇,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問:「請問你們的規定,這個職位的薪資是多少?」

三、履歷…先講目前再回溯過去

1.最好的履歷應該是「倒述法」
2.先講目前的狀態,再回溯到求學階段事蹟
3.事先做好功課,了解求職企業的「明星產品」
4.最好的加分利器是,偷偷在履歷上邊攔印上企業logo,顯示用心。
5.面試前一天先「踩點」避免遲到,面試之前想辦法知道面試的主管身分。

四、網路世代 語言、社交能力差

出身台灣、長期在大陸工作的周思敏觀察,業界求才若渴,但每年仍有七、八成年輕人找不到工作,這個現象兩岸差不多;不過和台灣學子相比,大陸學子「比較想當老闆」,野心比台灣學子大
周思敏指出,大陸的「九0後」世代中(指1990年出生的年輕人),每年有700多萬大學生畢業後不知道要做什麼,台灣的八年級生也面臨同樣現象,業界求才若渴,年輕人卻找不到工作。她認為,主要和網路世代,語言溝通能力變差,社交能力變差有關,兩岸青年一樣愛說「降子」(這樣)。

周思敏原是台灣選美協會禮儀顧問,2002年到大陸推廣國際禮儀,大陸傳媒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國際禮儀科系後來也陸續成立,她目前在天津衛視「非你莫屬」、香港「職屬於你」等求職面試節目擔任固定來賓。

周思敏觀察,兩岸年輕學子的求職態度很不同,大陸新鮮人企圖心比台灣學生強,「每個人來面試都會說,希望兩、三年後可以當上企業老闆」。相較之下,台灣學生普遍沒有當老闆的想法,「大陸學子顯得更有野心和夢想。」
兩岸年輕人的相同問題是,網路化之後社交能力變差,常聽到大陸新鮮人求職時愛說「降子」等語助詞,甚至常常心情不好,就不來面試,只傳簡訊「我爸爸明天過生日」就不來了;她感嘆,求職是一種態度而不是技能,態度不對,「只能處處栽跟頭」